微信截圖_20211222123329.png     

qrcode_for_gh_49b01214f1d5_258.jpg

                                                                               

歡迎微信掃碼關注我們,了解公司前沿資訊!

微信截圖_20211222123329.png

聯系我們

杭州幹将實業有限公司

聯系人:吳經理

              秦經理

電話:0571-88668650

傳真:0571-88672050

手機:18106538955

郵箱:lcl9898@126.com

地址:杭州市餘杭區中泰工業園區環園北路12号

網址:dongnuo-ceramic.cn


當前位置:

首 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脫氧劑使用安全包材的重要性

發布日期:2018-02-03 作者: 點擊:

脫氧使用安全包材的重要性

“脫氧劑”這個名詞,現在越來越多的被消費者所熟悉,與我們的健康飲食也有越來越多的交集。顧名思義,脫氧劑就是可以将包裝容器内的氧氣脫除,進而避免被保鮮物受氧氣影響,發生變色、發黴、氧化、酸敗、生蟲等問題。

那您知道它的發展及包材演變的過程嗎?這裡作部分簡述:

脫氧劑又名“脫酸素劑”,是由日本發明并逐步在全世界推廣應用起來的,其中Z有名的是日本三菱瓦斯化學株式會社(簡稱MGC),其創業于1918年,創立于1951年。而我國開始發展脫氧劑産品是70年代末,Z初也是因為軍工行業的需求,後來逐步民用化。日本崇尚低糖、低鹽、生食的飲食習慣,而這類食品多數都難以保存,因此脫氧劑的應用領域較為廣泛。研究發現,多數脫氧劑不可避免的需要與食品直接接觸,部分食品中的水分或油脂會被脫氧劑吸附,造成一定的隐患及危害:

①脫氧劑内部的粉粒料通過包材的穿孔漏出,污染食品;

②脫氧劑包材表面出現鏽斑、油迹或水印,影響産品的美觀度;

③腐蝕破壞脫氧劑包材,出現分層、易剝離、斷裂現象,粉粒料遷出,造成食品重金屬污染;

④液态水或油脂滲入包材内層後,會形成水膜或油膜将粉粒料包裹,阻隔氧氣與鐵粉接觸反應。導緻脫氧劑吸氧功效下降或失去,無法維持食品包裝中的絕氧氣氛;

⑤被水或油浸透後的包材成為了離子擴散的媒介,導緻粉粒料中的重金屬遷移污染食品。

    那麼,如何改善和解決這些問題呢?就需要對脫氧劑的包材進行改良,使其具備防水、防油、防塵的能力,也就是常說“三防”功能,以此杜絕安全問題隐患。“三防”工藝包材Z早在日本得到應用,而後北美和歐洲也迅速認可了這種材料的安全性,現在歐美日等國随處可見的小食品、冷鮮肉等包裝内幾乎都采用“三防”包材脫氧劑“三防”包材的用途非常廣泛,例如食品用的幹燥劑,也早就對包裝材料提出了嚴苛的要求。世界著名的美國杜邦公司,就在九十年代為此開發出了一種具備防水防油防塵兼防靜電功能的包材,稱之為“Tyvek”紙,國内譯為杜邦紙。杜邦紙由于具備高安全性,得到了西方國家的高度認可,并于九十年代末進入了中國市場,即使到了現在,中國制造出口的各類産品裡所用的幹燥劑也往往采用“Tyvek”紙。當然,主要的原因是外商明确指定必須采用“Tyvek”紙,這其實也證明了很長一段時期内中國包材的安全性達不到世界标準,不被認可!

    我國Z初推廣脫氧劑的應用時,國内材料工程非常薄弱,使用牛皮紙紮孔後包裝。後來逐漸發展為複合膜,但仍需紮孔。而在歐洲、日本以及北美,穿孔工藝的脫氧劑是不被認可的,因為從微觀角度來看,再小的孔道也有漏粉的可能。我國行标僅規定,直穿孔的孔徑要小于100um,這與國際上的标準相差甚遠。

随着近些年,國家對于食品、藥品安全的高度重視,人民健康理念的增強,脫氧劑的安全性問題再次被提出并引起熱議。與此同時,中國的包裝行業也有了質的飛躍,目前已有企業研發出了具備“三防”功能、可與食品直接接觸的脫氧劑包材,并經測試得到了歐美日食品業的認可。同時也在國内的一些直接接觸類食品行業越來越多地應用,比如烘焙行業,月餅的行業标準一直明确規定穿孔工藝脫氧劑不可與月餅接觸,而“康師”等烘焙業大型企業更是明文規定脫氧劑包材必須具備防水防油性能。在堅果炒貨、肉制品行業,也已經開始對脫氧劑的包材提出了嚴格的安全要求。

下面以圖示的方式,介紹下各包材的差異性:(箭頭示意穿孔針,橫向陰影線代表包材結構分解)

1)直穿孔包材示意圖:

 直穿孔包材

 

 

                                                          

因為包材三層結構全部直接打穿,所以脫氧劑細粉會從孔裡漏出,按照嚴格規定,該包材不能直接接觸食品。

2)錯位孔包材示意圖:

 錯位孔包材示意圖


                                                        


                    重孔處,有漏粉風險

 

此三層結構包材也是打穿,但是因為錯位孔包材,是分兩次打孔,且兩次針型不一樣,降低漏粉風險,但因存在重孔現象,還是會有漏粉風險,嚴格來說,該包材也不能直接接觸食品。

3)防塵包材示意圖

防塵包材示意

 

 

該結構中間層的紙張沒有被破壞,所以不可能存在漏粉現象,可直接接觸食品,因工藝不一樣,防塵包材的熱封強度比錯位孔和直穿孔好很多。

4)防油防水包材示意圖:


 

防油防水包材示意圖

在防塵的基礎上,經過防油防水處理,可以保證直接接觸含水分、油脂的食品時不會影響脫氧劑性能。很多食品都含有水份或油脂,雖然不同食品中油的含量不一樣,但是少量的油成分就會影響脫氧劑性能,為了滿足直接接觸食品的功能,日本、美國在1982年就全面使用防油防水的包材。

 

中國因對脫氧劑認知比較晚。中國企業的特性就是考慮成本,對食品安全未充分了解。現在很多使用脫氧劑的廠家都不知道用脫氧劑的目的和效果,隻是跟風,看到同行用脫氧劑,将自己産品也加入脫氧劑,相當于給消費者“安定劑”,其實是給自己的“安神劑”。熟不知,用直穿孔和錯位孔不但未給食品帶來保質期,反而脫氧劑鐵粉中的重金屬會污染食品。


本文網址:http://dongnuo-ceramic.cn/news/217.html

免费观看在线污污的视频